密疣蜥虎

Hemidactylus brooki   Gray
   

  226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鉴别特征 体背粒鳞间具棱的锥状疣鳞甚多,尾背具6-8列长而尖的具棱疣鳞。雄性每侧具7-12 (16)个肛前孔、股孔。
形态 根据文献记载。头体长58mm,尾长75 mm。吻长等于眼至耳孔之距。耳孔卵圆形,其直径约为眼径之半。上唇鳞8-10,下唇鳞7-9。吻鳞方形,宽稍大于高。鼻孔位于吻鳞、第一上唇鳞及2-3枚后鼻鳞间。颏鳞亚三角形,宽通常为相邻唇鳞之倍。颊片两对,内侧一对较长大。
吻部被小型隆起的或具棱的鳞。头后部被小粒鳞及圆形疣鳞,体背小粒鳞间有具棱的锥形疣鳞排成16-20纵列。体腹面被覆瓦状鳞。指趾间无蹼。第Ⅰ趾攀瓣5-6对。第Ⅳ趾攀瓣7-10对,少数为6对。后肢前伸不达腋下。尾纵扁,分节状,背面小鳞间有6-8列长而尖的具棱疣鳞。尾腹面被覆瓦状鳞,中央一列横向扩展。雄性每侧具7-12 (16)个肛前孔、股孔,通常在肛前间断。
体背面浅褐色或灰色,具暗褐色点斑。体腹面污白色。

国外分布

本种生活在热带地区,分布于热带非洲,斯里兰卡,印度,印度尼西亚及安的列斯群岛。

其他分布

Smith (1935)及Pope (1935)曾提到19世纪50年代在宁波及厦门采到密疣蜥虎。但一百多年来在上述两地及我国南方各地均未再发现密疣蜥虎,可以认为上述宁波与厦门标本很可能是船舶从国外带入的,而且没有在当地形成繁殖种群。